——2019年5月7日在郁南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郁南县审计局局长 叶趣文
2018年9月4日,郁南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郁南县2017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就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和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提出了审议意见。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督促相关单位对审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并于2018年11月派出3个督查组对相关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通报督查情况。现将有关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落实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9年2月20日,2017年度郁南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共反映77个问题,已开展整改77个,开展整改率100%,其中已完成整改61个,完成整改率79.22%;正在整改16个。
整改落实有关问题金额55258.21万元,其中上缴财政179.05万元、归还原渠道839.3万元、促进拨付使用43328.10万元、核减政府投资236.60万元、调账处理10599.53万元、其他整改金额75.63万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项。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审计期间积极进行整改。相关部门(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审计期间整改问题6个,整改金额566.61万元,涉及县国土资源局、县房管局等14个单位。
一是县国土资源局等10个单位积极与施工单位协商,调减经审计核减工程款共235.51万元。
二是县房管局按原渠道退回违规划拨的安居工程资金299.18万元。
三是千官中心卫生院、县安监局2个单位分别追回公卫补助25.18万元、授课补助0.15万元。
四是县城规局将应缴未缴非税收入5.06万元上缴财政。
五是县旅游局补记固定资产账1.53万元。
2.审计后多途径落实整改。在审计结论出具后,各相关责任单位积极采取措施整改审计发现问题。截至2019年2月20日,已有55个问题完成整改,整改金额54558.44万元。
一是县财政局、河口镇等11个单位加强预算和经费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其中,上缴财政资金173.99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514.79万元、促进拨付使用43270.57万元、核减多结算工程造价1.09万元,调账处理10598万元;制订相关制度1项。
二是县房管局、县扶贫办等4个部门认真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医疗卫生资金等重点民生项目和专项资金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县房管局加强与其他部门协调联动,对不符合享受保障房政策的住户进行清退,对欠缺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县扶贫办与各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完善相关制度1项。
三是资源环境审计方面,县发建局在审计指出后,按规定如实上报我县整县生活污水处理捆绑PPP项目的工程进度。
四是公共投资审计方面,县水务局等7个单位通过加强学习、规范图审工作和项目现场管理,促进我县公共投资领域的规范化管理。
五是企业审计方面,县食品集团公司通过完善手续,按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和调节其他应付款的方式,完善了国有企业规范化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六是县税务局等6个单位通过落实上级政策、加快资金拨付使用、优化办事指南清理兜底条款、安排行政许可事项进驻实体办事大厅、制订管理办法等措施,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截至2018年12月底,落实印花税减免政策1项,优化办事指南1份,进驻实体办事大厅行政许可事项1个,制订管理办法1项。
3.制定方案分步持续整改。对暂不具备条件完成整改的,各被审计单位均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积极落实整改。目前正在整改问题16个,整改金额133.16万元。
一是“预算和决算草案编制不够准确完整”、“预算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不规范”、“财政绩效评价工作仍有待加强”、“历年挂账未及时清理”等8个财政管理方面的问题正在整改,县财政局等单位正采取规范编制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委托第三方核查和开展绩效评价、清理盘点和调账处理、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补录固定资产等措施,同时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进行整改。
二是以前年度捐赠资金未及时使用、“2017年郁南县十件民生实事”未完成等2个民生方面问题正在整改:(1)经县政府批准,县扶贫办将以前年度捐赠资金50.17万元调整用于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产业扶贫及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通门镇大两村委公建房户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已拨付使用7.36万元,剩余10.89万元由于群众投诉,对其中5户公建房户危房改造存在异议等原因未拨付,待调查核实后再进行处理。(2)由于涉及建设用地报规报批、留用地问题、工程受汛期及异常天气影响大、前期手续耗时较长和设计规划多次调整、项目需要进行前期处理等原因,截至2019年2月,“2017年郁南县十件民生实事”六件8个分项项目仍未完成,各项目单位正加快推进建设。
三是“未及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整县生活污水处理捆绑PPP项目的“项目进度缓慢”、未及时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造册移交项目公司管理等3个环境资源方面问题正在整改。截至2019年2月,已征收2016年度水资源费75.63万元,但由于企业倒闭、未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追缴等原因,仍有27.11万元水资源费未征收,县水务局已向未缴费单位下达征收水资源费决定书,继续追收;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捆绑PPP项目进度缓慢问题,县发建局和县环保局加强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加快项目推进和项目造册移交管理工作。
四是“2个镇16个项目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部分项目未按规定流程开展施工图设计审查”、“部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等3个工程管理方面问题,大方镇和河口镇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加快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县新农办采取措施落实施工图送审工作;县水务局加快项目推进,逐步进行项目完工验收。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县政府不断加大审计整改跟踪和督促力度,强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个别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员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认识仍不到位,整改落实力度不足,导致个别问题长时间仍未完成整改。二是协调联动以及对整改不力的责任追究等机制仍不完善,整改合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整改的实效。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下阶段,县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以及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按照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和审计整改力度,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一)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资金规范管理。一是加强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加大对财政资金尤其是民生资金、政府性基金、重点部门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等的审计力度,促进财政挖掘潜力、优化支出,切实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加强民生项目审计,促进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规范工程建设投资行为,促进科学决策,提高投资效益。
(二)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一是健全整改责任制,压实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审计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二是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将整改工作纳入督查督办事项,由县政府督查部门联合县审计局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三是严肃整改问责,加强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协调机制,落实问责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