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村自2024年被选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以来,围绕“生态宜居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定位,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美化、绿色产业发展、文明实践服务“四方面”,将“百千万工程”的“新蓝图”转化为龙塘村典型村培育发展的“实景图”。
整治人居环境,提升和美乡村“新风貌”
龙塘村多措并举,激活多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质行动,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落实到位,狠抓圩镇“六乱”整治,做好公厕管理、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等重点工程,改造乡村“旧环境”,扮靓乡村“新颜值”。龙塘村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成村道硬底化(上围岩塘、大岗脚)约600米,建设小广场2座,安装路灯23套,建设垃圾收集点72个,新建人行道700米和停车位50个,铺设污水管网3公里,极大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所需。自开展“大兵团作战”以来,龙塘村累计投入2259人次,干群合力清拆危旧房118栋、废弃猪舍牛栏46间共8210m²,完成农房风貌提升20间,统一规划龙塘“圩日”流动摊摆卖,整治“三线”乱搭乱挂问题42处,整理乱堆乱放709处,清理河道沟渠960米,清理杂草916处,对房前屋后、卫生死角、鱼塘水圳等地点进行全面整治,有效提升典型村镇整体风貌。
擦亮生态底色,提升和美乡村“含绿量”
龙塘村以“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科学规划、长效管护”四大举措,推动乡村绿化从“增量”向“提质”转变。龙塘村因地制宜科学绘制“乡村绿化作战图”3个,确定82个绿化点位,聚焦“四旁”“五边”、村头村尾、房前屋后等关键点位,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绿化”行动,累计发动1180多人次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活动23次,投入乡村绿化资金15余万元,种植宫粉紫荆、紫花风铃、金煌芒、黄皮、荔枝等树苗4212余棵株。见缝插绿,提升“微空间”,建设“农村生态小板块”36个,打造青年林、人大林、巾帼林等主题林4个,环湖绿道提升660米,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9户,同时开发绿化管护公益性岗位,做好辖区乡村绿植管护工作,共同绘就“生态美”的新画卷。
创新绿色发展,提升和美乡村“含金量”
龙塘村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加工、山林立体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创新“板上光伏发电、板下南药种植”产业模式,全力推进大唐郁南东坝镇 80MW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1800亩。该项目将农业种植生产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板上,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亿度;板下可种植南药、桑树等经济作物,为农业生产增添活力。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拓展了南药产业覆盖范围,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实现了农业种植收益和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
优化文明实践服务,提升和美乡村“内在美”
龙塘村通过文明实践与“百千万工程”的同频共振,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组织“百千万工程”大家谈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组建3支30人“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持续发力乡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推动实现镇容镇貌与文明素养双提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艺起乡见“百千万”活动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整合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多个活动阵地,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次,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组建发动互助队队员、村内有一定威望的群众、先进典型代表参与的宣讲队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生保障、健康理论知识、文明家风故事等宣讲活动18场次,受众近500人次,进一步提升群众“精气神”。今年,龙塘村通过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