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从而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在面临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确保足够的耕地面积和高质量的耕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我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降水多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其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严重影响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和规模耕作,也给重大项目落地和土地成片开发带来困难。
建城镇罗旁村积极参与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项目,以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布局更集中”为目标,统筹推进恢复耕地项目,推动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逐步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
罗旁村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面积合计106.41亩。按照土地平整的相关要求,结合骨干沟渠、道路的走势和高程,分坡度选择不同地块实施平整工程,同时对项目区内现有的田土坎进行归并。结合灌排沟渠的布置,并满足田间灌水和排水要求,归并原有田埂,按照设计重新制坎。开垦总体结合道路工程和灌排渠道工程的布局呈“田”字、“井”字、“丰”字型排列。根据不同地形条件、水源特点等,合理配置各种水源;水资源利用应以地表水为主,做到蓄、引相结合;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罗旁村周边的道路通达度较高,以节省投资和节约土地利用,路与沟渠相结合为原则,硬化项目区内主要的几条道路,提高道路的通行。
项目完成后,罗旁村将形成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相通的田园化格局,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将明显提高,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有力保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资产营运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完善地块基础设施建设,使改造后的地块形成新的种植格局。对集中连片、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块进行平整,方便机械耕作,利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形成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区域,达到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目标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