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省、市、县关于开展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精神,落实“围绕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活动”的工作要求,郁南县通门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力度,发动镇村各级党员干部和社会力量,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作用,不断推动残疾人,尤其是脱贫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
多措并举,合力帮扶。通门镇党委、镇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政策宣传和指导,在民政、教育、医疗等领域不断完善残疾人帮扶措施,为残疾人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问题,让社会大众了解助残扶残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镇卫生院为残疾群众提供人性化措施,享有优先诊治、缴费、取药等服务,并定期上门为残疾人打针送药。近日,通门镇政府主办、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党委书记谭荣军书记率领专家团队前来通门,联合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尤其为残疾群众、长期行动不便患者免费提供中医特色诊治,赠送药物;镇民政部门、村委干部积极配合郁南县残疾人联合会,主动上门为8名群众开展残疾评定、办证工作,接下来将落实一系列帮扶措施。
入户慰问送温暖,帮扶残疾献爱心。镇领导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村委干部分别入户走访慰问有残疾家庭成员的监测对象或脱贫户,深入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关注家庭收入状况,密切跟踪每月低保金和残疾人相关津贴发放。同时,根据残疾家庭的实际困难谋因户施策,把帮扶残疾人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内容,发动全社会共同关爱残疾人。例如,驻街坊村第一书记通过走访,了解到黎屋村民小组脱贫户黎大哥因腿部股骨头坏死,导致长期行动不便,因此专门赠送拐杖,善举得到村民的点赞。
身残志不残,勤劳可致富。镇党委、镇政府围绕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活动,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谋划适合残疾人从事的产业发展项目,帮助残疾人勤劳致富。家住罗沙村委塘湾村民小组户余大哥是防返贫监测对象,一家5口有3名残疾人,余大哥听力残疾三级,弟弟多重残疾三级,7岁小女儿患有肢体残疾二级无法正常入读小学(虽达到入学年龄,但缺乏自理能力)。为此,镇民政部门为余大哥一家办理了低保金和残疾人津贴;镇教育部门和当地小学安排送教上门服务,方便孩子在家学习;镇乡村振兴办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采桂劳务补助、发放鸡苗和饲料等帮扶措施,帮助余大哥树立“身残志不残”意识,转变“等靠要”观念,积极种植采收肉桂、饲养鸡只实现勤劳致富。
通门镇通过实施一系列帮扶措施,让助残工作深入民心,形成政府引导、政策保障、社会帮助三方合力的良好局面,倡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