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宝珠镇以党建引领为根本,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着力点,聚焦“一个中心、一张网格、一个阵地”,着力激发基层党建的优势和活力,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探索实施基层治理新方式,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建强“一个中心”,搭建基层治理“指挥部”
一是抓建设,促规范。我镇坚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推动,通过整合现有办公场所,对标《云浮市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建设工作方案》中三类地区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按照“五室一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群众接待厅)的标准,高标准对镇综治中心进行扩建升级,切实筑牢“百千万工程”基层治理“基石”。二是抓创新,聚合力。我镇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通过打造“1+3+N”调解模式(即综治办牵头,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律师团队提供相关专业法律意见,政府其他部门及村委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三所一办”最大化效能,“就地化解、及时调处”各类群众矛盾纠纷,同时在矛盾纠纷调解中提炼出“调解三张牌”,适时打好“感情牌+理证牌+法律牌”组合拳,在情理法之间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如今年6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宝珠村委干部多次联合,成功调处我镇宝珠村委陈屋村村民陈先生与其邻居因水田、房屋土地界至、房屋毁坏等多问题激发的矛盾纠纷。
二、织密“一张网格”,串起基层治理“点线面”
我镇坚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突出建、管齐步走,用乡村“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一是时空结合,科学建网。将全镇划分为1个大网格、6个中网格、128个小网格,建立党员责任片区,深化党支部“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各级网格长实名制落图。深入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行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的“三单”模式,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二是镇村联动,精细管网。将全镇349名党员纳入36个网格党小组,选优配强全镇128名小网格长,91名相对固定网格员,发挥新三人小组在联络群众、宣传服务群众、牵头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入网入格,实现治理重心沉下去、服务能力提上来,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发挥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信息化平台作用,创新推行无人机巡航监测森林防灭火、实时定位监测防溺水隐患点等行动,实现基层“智”理。
三、打造“一个阵地”,促进服务群众“零距离”
我镇坚持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以方便服务群众为“主导向”,不断探索党群服务“心”模式,打造集基层党建、便民服务、基层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惠民生活圈,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建好“初心站”。围绕“做精A类、做强B类、做实C类”的目标要求,结合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方案”,进一步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规范制度全面推行上墙,全镇6个村(社区)均投放安装“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等硬件设施,新增查询、社保、认证等200项功能,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28大项,群众受益3000多人次,打造“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新模式,实现基层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办事不求人”。二是突出服务功能,搭起“连心桥”。深化“15分钟党群服务圈”创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轴心,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党群活动室等阵地资源,拓展观影讲座、居家养老、少儿托管、文化体育等生活服务,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员群众想来、爱来、经常来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