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郁南县宝珠镇,机械轰鸣,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宝珠段)和郁南循环热力发电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中;荔枝挂果,如诗如画,预示着六月丰收的希望;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四小园”、绿化美化刷新颜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荔枝生态公园坐落庞寨村、宝珠村......一幅全力绘就“百千万工程”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3年以来,宝珠镇以“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总抓手,以“治、美、强”为关键点,着力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公园建设、美丽庭院创建、产业发展“四张牌”,把绘声绘色的“规划图”变成绿美绿富的“实景图”,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出实效。
(一)打好人居环境“提颜牌”。宝珠镇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不断刷新村庄“颜值”。一是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创新建立“六个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动员群众共同参与,重点围绕村内村外的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柴草杂物等进行“拉网式”清理整治,对村内所有垃圾收集点进行整治提升,切实营造文明、有序、美丽的人居环境。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各村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和优化,特别是宝珠村摆脱了“脏乱差”被动落后局面,摇身一变成了干净整洁的美丽村庄。二是聚焦乡村绿化美化。2024年全镇新建绿化点位330个,面积 3.39075公顷,共计划绿化道路7条11.5公里,在“四旁”“五边”种植8416株树苗,其中发动1600多名干部群众在庞寨、宝珠村“四旁五边”植树3534株,新建“四小园”67个,种植杜鹃、三角梅、非洲万寿菊、木春菊、花叶艳山姜等绿植近30000株,提升了村庄绿感,增添了村落色彩。
(二)打好生态公园“提质牌”。宝珠镇在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美环境、强基础,扎实推动荔枝苑和生态公园建设,全力提升村庄“品质”。一方面,庞寨村将荔枝文化融合基础设施补短板中,建设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愿,采用本地材料,由本土工匠设计和施工,在安宁、木坪、东社、西社4个自然村连片打造四个极具乡土特色的古树荔枝苑,既完善了设施又美化了环境,更彰显了地方特色资源,获得群众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宝珠村充分凝聚乡贤、互助工作队等力量,在镇村干部和群众的努力之下,大家出钱出力,分工合作,短时间内清拆了影响村庄景观的危旧房172间约9000平方,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提升了村落美感。同时,依托何屋村广场、池塘、荔枝古树等资源优势,就地取材,把清拆出来的石头用来建设“四小园”、景观墙等,为周边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打好美丽庭院“创建牌”。宝珠镇坚持党建引领,把“美丽庭院”创建作为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抓手,纵深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美丽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一是扎实开展创建评选。自“美丽庭院”创建行动启动以来,我镇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总体部署,坚持典型引领、梯次推进,谋划培育“美丽庭院”示范户90户、建设“美丽庭院”示范村8条,热心群众和示范户主动投资投劳,大力支持“美丽庭院”创建。目前,全镇共评选出“美丽庭院”户35户,推动“美丽庭院”从“一处美”向“一片美”提升。二是积极探索庭院经济。注重发挥“小庭院”带动“大产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户家庭盘活自有院落资源,助力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积极发展庭院种植、养殖、农家乐、旅游等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发展庭院经济,让村民的“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让庭院经济开出“致富花”,为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四)打好产业发展“增效牌”。宝珠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突出农业产业发展。推动荔枝、黄皮、竹笋、茶叶等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群众收入逐年提高;谋划举办2024年荔枝文化活动,借助“一村一品”营销中心,持续打好直播带货、乡村采摘游等“线上+线下”“组合拳”,大力发展电商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突出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庞寨村、宝珠村典型村建设为主线,将荔枝文化活动、生态公园建设、红色革命遗址、民族特色村寨(瑶族)等景观节点串珠成链,形成“产业+旅游+景区”三位一体的农文旅产业,切实激活“好风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为宝珠镇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来源。
下一步,宝珠镇将继续按照“一三五十”发展思路,下功夫抓好招商引资、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