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千里靠“头雁”。时下,“百千万工程”建设步伐日益加大,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农民致富的“主心骨”,不仅肩负着党组织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是承载着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孔祥辉,作为宝珠镇大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常说,如何让大用村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何让大用村的各项事业再攀新高,如何让“百千万工程”建设在大用村开花结果,这些都是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使命。
尤其在今年大用村被推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选树培育典型村以来,他深刻体会到“典型”二字不仅是一份荣誉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期待。为此,他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强堡垒、稳基建、聚产业、惠民生为抓手,带领广大群众踏上“致富路”,共建“和美大用”。
(一)聚力建强战斗堡垒,吹响共建共享“冲锋号”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化身“百千万工程”的“发声人”和“宣传员”,用“最贴地”的“村里话”录制宣传音频,在全村4个片区流动播放,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典型村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好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常态化开展干部“夜访”活动,带领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讲“百千万工程”有关政策,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密切关注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弘扬红色文化。充分挖掘大用村革命历史、人文景观,积极推进牛愠口红色革命遗址一期修缮工程,打造2024年宝珠镇基层党建示范点。团结带领61名党员参观学习革命先辈的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精神,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号召党员干部争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勇当典型村选树培育的生力军。三是创新激励机制。为凝聚群众力量,主动踩点建设4个互助工作队联络站,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基层治理新模式,鼓励乡贤、群众加入“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组建“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4支55人,落实互助工作队奖励机制,将群众参与典型村建设量化奖励。今年来,累计发动党员、群众1100余人次参与典型村建设,整治乱堆乱放141处,清理积存垃圾20.63吨,规范禽畜圈养105户,开展河道清淤和基本农田灌溉圳路清淤共1368米。
(二)聚力抓好基建工程,下活宜居宜业“满盘棋”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村民所思所想所盼,聚集村道破损、主干道路灯不足、河道淤塞、休闲场所紧缺等问题,及时召开村委会、村民大会,商议解决良策,主动对接上级、乡贤、企业等社会力量,获得广东容升电器有限公司捐赠15盏太阳能路灯,完成村道硬底化1100多米,改造下寨村一河两岸沿线河道护坡300多米,推进大用村市场交易中心改造,提升农房风貌外立面32间约9580平方米,铺设休闲小径,建设下寨村荔枝小园休闲场所。二是抓牢央企助力机遇。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积极与中铁二十二局进行对接交流,扎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建设顺利进行,带头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特别是在危旧房清拆过程中,他以“自家人”的身份,主动拜访村民做好思想工作,解释农村危旧房清拆政策,最大力度争取村民支持。在央企助力下,目前大用村已完成清拆危旧房85间约3600多平方米,建设“四小园”28个,口袋公园8个,创建美丽庭院10户,主要道路两旁墙面绘画11处。
(三)聚力推进产业发展,打造更实更强“新引擎”
一是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立足竹笋产业,推动竹产业升级转型,依托现有的“一村一品”竹笋加工厂和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加速扩大竹林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提升竹林的规模和竹笋的产量,在“一产”方面做好文章,目前大用村竹笋种植面积2300亩,产业产值450多万元。另外,大用村竹笋生态小公园、土特产交易中心等一批典型村建设项目也已具雏形,下一步将瞄准“三产融合”的目标,全力推动竹子产业实现“接二连三”发展。二是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结合大用村地理优势与资源禀赋,全方位发展适应村情村貌的项目产业,积极创建竹笋种植示范园,带领村集体入股郁南县工业园、“政银企村”、交投公司等项目;发动当地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促进当地100余名村民月均增收2500多元,2023年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预期2024年大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17万元。
村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全神贯注作业,党员干部、互助工作队和群众披戴红袖齐参与,一幅典型村建设热火朝天的画面徐徐展开。“目前,大用村典型村建设正值冲刺期,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大用村群众,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是我应有的样子”,孔祥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