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信二维码
移动版  | 
手机版二维码
无障碍   |  智慧政务   |    |  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郁南县千官镇
千官镇:“人才回归”工程助力“百千万工程”开花结果
    “我带着知识、见识和我的闯劲回到家乡,不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想法,更重要的是能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千官镇至诚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陈锦龙说。近日,千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人员来到双龙村广地龙养殖基地调研并挖掘发展广地龙种养一体化项目的潜力,让“闲置资源”变“增收活力”。

    千官镇以农业产业为主,当地村民群众依靠蔬菜产业和畜牧业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农业发展延伸出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种植蔬菜产生的根茎烂叶、剩余粪肥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困扰着村民生产生活,田地里无法处理的秸秆、秧苗、动物粪便更是对目前的人居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据了解,广地龙是蚯蚓干品,是常见的中药材,药用价值很高,主要生长在广西、广东以及周边地区,属于名贵中药材。将成年蚯蚓宰杀晾晒成药用蚯蚓干,其有着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等优势,是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天然“处理器”,被誉为“生态系统工程师”。
    至诚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陈锦龙分享了创业经验,并介绍公司产品和发展模式。“我是一个80后,一直在珠三角从事食品批发工作,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广地龙养殖,当时家乡正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我就想着建个养殖基地,去年我就回到了家乡引种养殖。目前基地已完成立体种养面积30亩,亩产3万元左右,地面间种玉米、茄子、圣女果、豆角等作物,地下通过绿色循环种养模式,利用畜禽粪便养殖广地龙,不仅能消解农业废弃物,排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使用,既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又延伸了广地龙养殖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果蔬有机种植,形成一地生多金的局面。”当前,在广地龙养殖基地的带动下,当地村民通过务工、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增收致富,实现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的同时,推动了当地绿色产业转型、耕地撂荒整治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据千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而产业振兴必须以绿色环保为底线。广地龙养殖基地以“养殖——种植”的模式构建良性物质循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千官镇紧抓产业振兴,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各村(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着力发展强村富民产业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也让乡贤力量成为抓好“百千万工程”的“助推器”
    下一步,千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持续跟踪地龙养殖的发展需求,按照“党建引领、重点突破、全面推广”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利用村级资源,通过培训班和“田间课堂 ”的方式培育种植养殖大户,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群众入股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在‘小切口’上做出大文章,以‘小蚯蚓’撬动大产业。同时通过地龙养殖项目,吸引更多乡贤依托资源优势回乡创业,汇聚“乡贤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全面激活驿站引聚人才服务人才平台作用,打造乡村人才振兴“主阵地”,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引智蓄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郁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郁南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59405号    网站标识码:4453220003   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码:44532202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