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郁南县千官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聚焦绿色产业发展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科学谋划各村的发展定位、方向、路径、重点,坚持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原则,以差异化发展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至诚农业科技公司的负责人陈锦龙,是一位80后的创业者,曾在珠三角地区长期从事食品批发工作。2023年,在镇党委、镇政府引导后,他回乡创业,通过土地连片流转、村民入股的“公司+村民”形式在双龙村建设“广地龙”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已经扩展到30亩,实现了立体种养,每亩的产值约2.5万元。村民以入股方式参与建设,每年收获分红,并可参与日常种养殖获取劳务费。基地聘请了5位当地农民,每月收入在3000至4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致富。在基地的引领下,周边已经有10余户村民开始参与养殖。项目让千官镇双龙村大约60多亩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地焕发新生机,产业促使资源活化,闲置土地变身“产业田”,赋能农民就业,为生态增值。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探索绿色产业发展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过程中,该镇统一部署、高位谋划,指导各村建立“地块清单”和“整治清单”,建立详细的耕地种植现状调查及种植用途规划一览表,对撂荒耕地进行分类施策。对于因缺乏劳动力、技术等原因造成的撂荒地,引导农户流转土地,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经营。对于因基础设施落后、土壤肥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撂荒,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探索多样化流转方式,鼓励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和意愿。同时充分发挥村党小组坚强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党员带头复耕复种或进行土地流转。
发展乡村产业,离不开乡亲能人的示范带动。“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千官镇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入推动乡亲能人示范带动发展模式,发掘更多优秀的乡亲能人赋能乡村振兴,充分利用村域资源,推广新技术,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和特色产业。通过整合闲置撂荒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及相关产业链,积极探索特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新模式,以实现生态优美与农民致富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