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信二维码
移动版  | 
手机版二维码
无障碍   |  智慧政务   |    |  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郁南县通门镇
通门: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齐发力

    近日,为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新路径,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和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门镇人大组织开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齐发力”主题活动。

活动中,人大代表们在代表“议事会”中认真分析了制约通门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有代表认为,是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先进生产力进不来,特色产品出不去,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缺乏增收渠道。

也有代表认为,通门镇生态资源丰富,在农业发展上有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因地制宜去开发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还是很有前景的。

代表们的发言,都指向“高质量发展”这条道路。可如何走好这条路?代表们都认为,希望能够为通门镇引进一些先进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逐步改善生产力落后的现状,通门人的致富路将会越走越宽。

对此,人大代表们围绕着“高质量发展”展开了实地调研。

在通门镇玉堂村,每年夏季,都会有许多村民在山上挖“大头笋”。这种笋是制作笋干的原材料,一根根竹笋经过村民们的精心加工后,可制作成为笋丝和笋板,笋丝市场价可达到60/斤,笋板则25/斤,产品附加值较大。但由于没有统一产销渠道,几乎都是自家产自家销,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更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为了“盘活”竹笋这种高附加值的产业,玉堂村的人大代表们出动“招商引资”的招数,用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投资。这种想法得到了佛山驻镇帮扶团队的大力支持,帮助代表们联系到位于新兴县的一家竹笋加工企业,目前,位于玉堂村的竹笋加工厂已经初具规模,7月份便可投产。届时,将彻底改变玉堂村乃至整个通门镇的竹笋产业,大大增加了竹笋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与竹笋一样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还有食用菌!

有代表在对通门镇林区调研时,发现我镇林区中食用菌种类丰富,产量高。比如其它地方很少见到的“油麻菌”,在通门镇林区中却很常见,这种对生长的环境要求很高食用菌,市场价已经达到了40/斤,即使是这样,在市面上还是很少能看到。除此之外,通门镇的林区中还生长着“红菌”“荷花菌”“羊肚菌”等种类丰富的食用菌,都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美味食材。

食用菌市场前景巨大,可通门镇一无产业基础,二无种植技术,三无销售渠道,空有满山的资源,如何利用“食用菌”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通门路”?为此,这位代表向镇人大反映了该调研情况。镇人大对此非常重视,在佛山驻镇帮扶团队的牵线下联系到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并邀请他们到来指导我镇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在专家教授的建议下,通门镇人大总结了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积极吸收兄弟镇的成功经验。郁南县历洞镇通过与肇庆学院合作建成富硒食用菌“产学研基地”,以基地+高校+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集菌种生产、技术培训、种植指导、产品回收、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这是一条经过实验认证的宝贵经验,通门镇与历洞镇在社会发展、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人口基数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完全可以把这条经验复制过来,再结合通门当地情况加以完善,构建起通门镇的食用菌产业框架。

二是大力打响通门生态农产品的品牌。通门镇辖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有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的天然优势。借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良好契机,通过举办助农消费活动等系列宣传活动,打响通门镇肉桂产业、桂花梨产业和番石榴产业的品牌,让通门镇的优势农产品走出去,亮品牌!

这些建议得到通门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已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下一步合作。同时,计划组织人员到历洞镇学习先进经验,尽快构建起通门镇的食用菌产业框架。

人大代表们生在通门长在通门,对通门的情况非常了解,同时有着深厚的家乡情,他们都是探索通门镇“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顶尖”调研员,绝好的“点子”往往出在他们提供的“线索”中,如何甄别利用好他们提供的“线索”,是通门镇人大服务好代表的重点工作。

下阶段,通门镇人大将继续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助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出一条属于通门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郁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郁南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59405号    网站标识码:4453220003   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码:44532202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