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信二维码
移动版  | 
手机版二维码
无障碍   |  智慧政务   |    |  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郁南县通门镇
浪漫“七夕”,通门邀您一起“取水”祈福!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和七姐诞,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月七,取水吃”是两广一带储存“七夕水”的风俗,据悉,在七月初七,各家各户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今晨,在通门镇百贤村,当地村民及周边群众早早来到甘泉井敬取“七夕水”,场景甚是壮观。

 

在甘泉井现场,数十人拿着大大小小的水桶,排着队取水,有人等不及,手掬一捧泉水喝,清甜无比。人们满载而归,嬉笑声不断,成为深山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百贤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每年七夕,百贤村甘泉井都会特别热闹,很多群众慕名前来取水。”来接七夕水的人络绎不绝,据了解,远道而来如肇庆、广西等外地的朋友,取水回去后都是直接饮用或者煮沸泡茶,而本地人大多都是用来酿酒,部分留作他用。

据了解,通门原称封门,明代设封门巡检司,万历十六年(1588年),千户刘元威带领士兵开西山大路,在灯心岭挖到一眼山泉,当地村民依地势在灯心岭建茶亭,取甘泉井水沏茶供往来商客饮用。由于泉水纯净甘甜,所沏茶水不仅汤色清透、甘香解渴,且饮后舌面生津,回甘持久。

    近年来,通门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发挥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在甘泉井打造赏景打卡旅游点,借力山水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众多旅客到通门游玩,开展“徒步活动”“骑行助学活动”等,将“两山”理论纪念馆、甘泉井、感恩亭等具有通门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点串联起来,形成“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态势,推动镇域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郁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郁南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59405号    网站标识码:4453220003   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码:44532202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