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帮助未成年了解家乡蚕桑历史文化,体验家乡人民劳动智慧,领悟春蚕的勤奋奉献精神,培养学生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蚕桑文化的独特魅力。4月3日下午,东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探寻蚕桑文化,感悟春蚕精神”研学活动,80多名东坝镇中心小学师生参加探寻蚕桑文化,走进自然课堂活动。
蚕桑历史长河游
第一站,东坝蚕桑展示馆。首先映入学生们眼前是一棵千年古桑树干,一场跨越数千年的蚕桑文化之旅就此拉开帷幕。随后,在政务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一边聆听东坝蚕茧与南江丝绸之路的故事,一边参观展品,了解东坝种桑养蚕的起源,以及东坝镇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和生动的讲解,仿佛种桑养蚕的情景就在眼前,对蚕桑文化在东坝的繁荣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是蚕一生中五个发育阶段,它们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也蕴含了很多人文精神,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一群小学生围绕所看的展板《蚕的一生》,认真聆听政务导游的生动讲解。
辛勤劳动甜心头
随后,在东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来到桑果园,紫红饱满的果实如玛瑙般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政务导游首先为学生们讲解了桑树的生长知识、桑葚的价值、采摘桑葚的技巧和制作桑果汁、桑果干的过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展身手。随后,采摘开始了,学生们纷纷化身“小农夫”,穿梭在桑树之间,小心托住桑葚轻轻一摘,生怕碰坏了这些“大自然的礼物”。品尝着亲手采摘的果实,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绽放,劳动的收获化作最纯粹的快乐。“现摘现吃的桑果果然很甜哟”欢声笑语中,学生们将果实装进桑葚盒子,也把这份甜蜜带回了家。
下一步,东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继续整合资源,凝聚多方合力,不断完善阵地建设,聚焦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助力“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
通讯员:覃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