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我局明确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率先垂范,把法治建设贯穿到工作的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责任上压实,效果上落实,为建设“法治郁南”“平安郁南”“和谐郁南”不懈努力。现将我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如下:
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情况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制定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计划,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会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全面准确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精神核心要义,推动法治精神内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加强干部法律业务培训。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学习培训和民法典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干部学法用法能力,提升干部法律素养。三是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充分注重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主动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坚持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明确专人负责合法性审查工作。
二、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学习《民法典》,落实责任依法行政。一是落实法治建设职责。我局主要负责人通过开展会议学习,集体交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依法治国委第一、二、三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第一责任人以身作则,各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实行层级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我局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二是深入宣传学习《民法典》。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学习贯彻《民法典》和有关会议精神,安排与群众联系紧密的股室分5个组谈贯彻《民法典》心得体会,在《郁南自然资源简报》设置专栏介绍《民法典》中与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内容,开展涉及民法典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为实施《民法典》营造良好氛围。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部门职能。一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落实上级和县关于清理各类证明事项和证明材料的有关规定,压缩申办材料。二是配合做好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机构改革职能划转情况动态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完善事项受理条件、申请材料、中介服务、办理流程等信息要素。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规范体系。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规范性文件依法严格执行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等程序。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规范性文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
(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制定《郁南县自然资源局“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郁自然资〔2019〕57号),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平竞争内部审查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制度。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落实资金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仪,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拍摄或者录像,确保执法程序的合法性。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做好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工作,组织执法岗位人员参加综合法律知识统一网上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证,把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作为切入点来抓,以树立自然资源部门形象为目标,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文明执法,用语文明,礼貌待人”。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健全完善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配套制度。成立郁南县自然资源局推行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党务、政务公开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信息公开和监督工作。二是按规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进一步做好财政预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持续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创新公开方式,深化公开内容,提升公开效果,以公开促规范、促服务、促治理。三是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加强对公众信息网等平台信息公开的常态化监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网站信息内容安全。
(七)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认真梳理权责清单、双公示目录。根据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执法职权范围调整的情况,重新梳理权责清单和实施清单,明确自然资源执法监督机构实施的行政处罚事项,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权调整事项梳理,明确县、镇两级执法权责。二是强化内部监督。成立政策法规股,制定《案件审理工作小组制度》。实行查案与审理相分离,加强对案件查处全过程的内部监督,强化案件审核把关和权力制约。此外对重大行政处罚行为及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实行备案制。三是畅通投诉举报监督渠道。及时答复和处理群众在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提出的问题和举报线索。四是实行轮岗交流制度。建立完善了轮岗制度,有计划地对全县四个木材检查站工作人员进行轮岗工作,有效避免“熟人”执法等不良现象产生。
(八)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化解信访矛盾,确保自然资源管理的稳定。2022年以来共收到群众反映的信访件共计51件,接待群众来访23批次112人次,其中集体访18批次107人;上级有关部门交办信访1件、转送信访件38件、受理群众来访7件、来信4件、来电1件。其中非重复信访件39件,按性质分类,权属争议8宗,征收征用问题7宗,劳务问题6宗,投诉建议5宗,违法建设5宗,林木砍伐4宗,违法开采3宗,不动产业务办理2宗,违法用地2宗,其他问题9宗。群众反映薪资问题、征地纠纷、权属争议纠纷、不动产办证纠纷比重较大。所有信访事项均能在《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受理和答复。另外,我局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宗,诉讼案件6宗。行政复议案件3宗,3宗按时审结。其中驳回申诉1宗,撤销具体行政行为2宗。诉讼案件6宗(1宗上诉,5宗应诉),2宗已有判决结果,3宗未有判决结果,1宗未开庭,已有判决结果2宗均胜诉,今年没有听证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健全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九)落实三大“阳光工程”,确保阳光审批、阳光资金、阳光执法。一是落实“放管服”改革,推动阳光审批。建立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会审制度;做好矿业权审批、出让工作,落实阳光用矿,确保全过程阳光操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协助推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落实专业法律顾问加强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是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上级资金使用有关规定。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对重大项目和大额资金要从严把关、从严审批,强化对部门预算资金、政府采购、招投标全流程监管,深化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全过程监管,确保资金阳光透明运行。
(十)开展法律教育,加强普法宣传。坚持内部普法与社会普法并重,自然资源普法宣传活动,把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各项工作全过程。一是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依托“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等平台对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教育,积极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组织自行观看网上法院庭审活动,着力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水平。二是加强普法宣传。充分利用 “8·29”测绘日、“6·25”土地日、“4·15”国家安全日、“4·22”地球日暨普法宣传月等时机,结合清明、国庆防火宣传、科技集市等活动,通过广播、宣传牌、宣传、发送信息等载体开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版)等法律法规的知识宣传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机构改革影响,现由自然资源局执法监察股统筹林业、城规行政执法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尽快完成人员和工作交接。二是对公职人员的法律教育有待加强,个别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有违纪现象发生。三是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仍有死角,部分群众对土地、林业、城市规划等法律法规认识不足,了解不够,法制观念不强,乱砍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土地、违规建筑等行为仍有发生。四是执行“双随机、一公开”不够有力,检查频次不高,覆盖面不广。
四、今后的法治建设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沟通和指导。做好林业、城规执法职能承接人员的指导和督促,继续加大力度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及执法业务法律法规的培训、建立健全学法、用法制度,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行政执法队伍。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的配套制度。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执法制度,并狠抓贯彻落实,规范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把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警钟长鸣。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将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办事程序等内容和执法检查结果向群众公开。同时,通过打击违法用地、非法采矿和毁林犯罪、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宣传片(标语)在多媒体上发布、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增强群众的法律法规知识,从而提高百姓保护土地、矿产和森林资源的意识,从根源减少破坏自然资源行为。
郁南县自然资源局
2022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