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一:排骨汤能补钙
有一句老话讲:“吃什么,补什么。”很多家里的老人也常说骨头汤能补钙,劝孩子多喝汤。然而,排骨汤真的有这种功效吗?
真相:排骨汤里的钙含量和自来水相差无几。由于排骨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非常低。用常温炖煮,排骨汤中的钙浓度在2毫克/100毫升以下,用高压锅炖煮4个小时,汤中钙的浓度也不超过4毫克/100毫升,而经过检测发现,北京市供自来水的钙浓度在30-60毫克/升,和排骨汤中的钙浓度是差不多的。
既然排骨汤都不能补钙,那么什么食物才是“补钙之王”呢?答案就是牛奶。牛奶的钙浓度在100毫克/100毫升以上,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
谣言二:奶白色的汤更有营养
在饭店点的汤,一般都呈浓浓的奶白色,比如鸡汤、鱼汤、老鸭汤等。很多人也认为,奶白色的汤比普通的汤更有营养,这是真的吗?
真相:汤的乳白色只是脂肪微滴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所形成的一种乳化现象。一般来说,汤的脂肪含量越高,汤汁越容易煮成乳白色,而这种颜色和汤本身的营养价值并没多大关系。因此,“奶白汤”比清汤更加有营养的说法便不攻自破了。
谣言三:方便面中有防腐剂
一提到方便面,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能存放那么长时间,一定添加了防腐剂。在家里,很多家长经常以“防腐剂多”的理由阻止孩子们“尝鲜”。其实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谣言,真相是,方便面根本不需要防腐剂!
真相:因为方便面的面饼经过高温干燥加工,里面的水分含量非常低,远远低于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水分,根本不需要防腐剂来防止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除了面饼不需要防腐剂外,粉包、菜包、酱包等调味包中的水分含量和活度也是非常低的,微生物不容易生长、繁殖,因此,完全没有添加防腐剂的必要。
实际上,作为一种能随时随地享受到美味的食品,方便面在全世界都广受欢迎。根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韩国人均年消费方便面76袋,居全球首位,日本人均消费43袋,居第五位。而作为方便面生产大国的中国,人均年消费量仅为34袋,这恐怕与围绕方便面长年不衰的谣言和误区是分不开的。
谣言四:“纯天然”“无添加”更加高大上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民众对于食品营养、健康的需求日益旺盛起来,市场上一些打着“纯天然”“无添加”等标签的食品销路渐旺,然而这些食品真的比普通食品更加高大上吗?
真相:所谓纯天然、无添加的食品几乎不存在。只要是正规的食品,都是安全的。
很多人认为,“无添加”等同于“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但实际上,食品加工几乎很难离开食品添加剂的“辅助”。比如在古代工艺中,做豆腐需要“点卤水”,所谓的“卤水”就是氯化镁,虽然日常中是有毒的物质,但在做豆腐的过程中,氯化镁起到了稳定剂和凝固剂的作用。因此,在正确、规范使用的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为我们的食物“增光添彩”。
(摘自中国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