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深受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颜值在线,而且营养价值高,被人们誉为“水果皇后”。但是每年草莓丰收季就有谣言频发:什么草莓形状奇特、大小不一、颜色不均、味道不甜,都是膨大剂、催熟剂、染色剂惹的祸。甚至网上还有文章警告人们“吃草莓等于慢性自杀”。
其实,这些都是谣言,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科普一下,还草莓一个“清白”。
真相一:草莓外形不一和膨大剂无关
草莓的个头、形状、颜色以及口感上的差异,其实是由品种、种植环境、水肥状况、光照、温湿度等生长条件决定的。
挑选合适的品种,再加上精细化的管理和合理的疏花疏果都有利于草莓个头的增长。适宜的光照和温湿度则有利于提高草莓的甜度。
至于形状奇特的“畸形果”与天气条件和授粉好坏直接相关。如果天气太冷,蜜蜂就不愿意出来工作;或者光照不好,花粉囊无法打开,花粉颗粒也不能充分的散开。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蜜蜂正常授粉,由此导致畸形草莓果的产生。
真相二:催熟草莓得不偿失
现在通过挑选早熟品种、高原苗,采用夜冷促花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草莓早成熟、早上市,根本不需要用催熟剂。草莓的花青素含量非常高,也不需要染色剂。更何况,如果用了这些化学药剂,不仅会让草莓的果皮变薄、口感变差,还非常不利于存储和运输,这对果农来说可是得不偿失。
(摘自中国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