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郁南县202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郁南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县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和对广东重要讲话以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扣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省委赋予云浮的新目标新定位,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奋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考虑我县实际,提出2021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在实际执行时努力争取更好结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正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年度预期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抓好金属智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氢能、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作。狠抓都城、建城、大湾、南江口产业园建设。抓住市规划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和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四大机遇,完善信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积极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氢能汽车市场化推广,强化医药集团龙头企业合作,加快“十镇百村”南药特色镇、专业村建设,积极引进中药材加工项目,抓好南药品牌和标准创建,打造郁南道地南药品牌。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云浮配送中心项目、广州云浮国际物流港项目等项目建设,谋划郁南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擦亮抗疫“网红”县品牌,抢抓疫情过后文旅经济反弹式增长机遇,推动文旅经济复苏,推进郁南全域旅游。
二、聚焦“双循环”融通,积极扩大内需
(一)扩大有效投资。抓好2021年16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大项目机制,切实破解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完成年度22.2亿元投资目标任务。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德庆至罗定北高速公路、云浮(郁南)至阳江(阳西)高速公路、云浮机场、大唐天然气热电冷联项目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强化项目储备工作,围绕交通、能源、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农林水、冷链物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体育文化等领域做好项目储备,提升项目储备质量。积极申报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重大项目前期经费,多举措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
(二)大力促进消费。稳住消费基本盘,重点跟踪好石油及其制品、汽车、粮油食品、日用品及中西药品等支柱零售商品行业,深入推进“汽车下乡”“家电惠民”,推动农村消费提质升级。加大对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引导“准限上”企业入统。进一步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深化培育天猫、京东等电商合作基地平台,引导商超、餐饮等企业开展线上促消费活动。加快建设城区及县城商贸综合体,有序发展“夜经济”“地摊经济”。
(三)稳定外贸外资。组织外贸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粤澳名优商品展等展会,进一步扩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及非洲国家的互联互通,抓住时机拓展国际市场。加强跟踪服务,落实外商投资法、“稳外资十二条”和“外资十条”等政策措施,加快电池、化工、玩具、玻璃灯具等重点企业发展。
三、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做好高新区“以升促建”各项工作,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进度,推动郁南县工业园区培育创建省级高新区。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增量提质,争取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8家。积极申报“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扬帆计划”“银铃计划”等引才项目。谋划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开展建材、电池、化工、南药等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依法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积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继续减少审批要件和环节,推进无差别审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大政府信息数据开放力度,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推行“一窗通办”“全程网上办”,推广应用“粤商通”。落实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各项惠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易贷”工作。开展严重失信主体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双公示”、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和诚信文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四、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抓紧编制《郁南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找准县、镇定位,加强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以都城镇、南江口镇(建城镇)、连滩镇(东坝镇)、大湾镇(千官镇)四大区域中心,科学谋划和布局全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针对防疫和防汛防灾减灾、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公共服务、公共停车场、住房、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梳理一批项目,以项目化推进县城“四提四扩”。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促进带动多元化投入支持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提升圩镇集聚度,推进“美丽圩镇”创建行动,全力组织备战“云浮市美丽圩镇创建专项竞赛”,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化、品质化的美丽圩镇。提升乡村美丽度,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特色名村评选活动,打造培育一批独具一格、各有特色的“精品村”。
五、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打造西江生态经济走廊
(一)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坚持立足“一区”、融入“一核”、协同“一带”,推动全域东融,加快融入“三区”发展。加快构建“湾区研发+郁南制造”“湾区总部+郁南基地”“湾区市场+郁南供给”等产业共建模式,主动承接湾区产业共建和产业链转移项目。推动西江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推进粤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港口码头建设,发展临港物流、流域生态旅游等产业,共同探索把西江生态经济走廊打造成为国家级、省级流域生态发展示范点。加强两广周边市县对接,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广州都市圈、西江经济带、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等建设。
(二)大力开展招商选资工作。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紧扣“七大特色产业集群”,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招商,围绕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实施精准招商,瞄准产业龙头定向招商选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引进一批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等重点项目,对招商项目实行“店小二”式跟踪和服务,确保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增强郁南经济发展后劲。
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全面实施“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加快“2+9”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两塔三园四小镇”建设,做强郁南无核黄皮特色农业,力争3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抓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培育无核黄皮、南药、肉桂、肉鸡、生猪产业集群,打造“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和“食品安全示范县”绿色安全双品牌。深入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创建1个省级示范镇、35个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镇和18个市级示范村。建立奖补激励机制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大力实施“乡村工匠”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农村电商培训基地和农村电商示范站建设,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和创业主体。紧扣“一统揽、两作用、三联系、四超前”的工作机制,坚持“微网格、大治理”工作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七、扩大生态优势,强化美丽郁南建设
以《云浮市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行动计划(2021—2023)》为契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郁南路径,推进郁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一步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开展工业污染整治及完成市级VOCs重点监管企业综合治理,强化移动污染源管控,推进陶瓷行业清洁排放改造。做好县城黑臭水体整治,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河流水质持续达标。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饮用水源、污水、垃圾、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快碧道项目建设,严格河湖生态空间管控,持续推进“清四乱”和河湖“五清”工作。加强能耗“双控”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节水、减排以及大气、水质量目标任务。
八、全力保障民生,推进幸福郁南建设
(一)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继续用好“大数据+”“微网格”,因时因势优化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检测消毒,实现重点冷链食品全链条信息化监管。常态化开展集贸市场、超市、食品冷藏冷运企业等重点人群、相关产品和工作环境检测,细化医疗、教育、旅游、商贸流通等重点行业及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防控措施。
(二)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现行帮扶政策,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已脱贫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监测管理,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把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继续推进扶贫资产管理工作,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提供牢靠的物质基础。认真贯彻落实2.0版促进就业九条、减免社保费等一揽子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抓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三)做好民生兜底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建设,2021年建设4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扩充340张家庭养老床位。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提高低保、特困、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补助补贴标准。
(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落实中小学校建设任务,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争取到202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1%以上。加快西江中学新校区、云浮技师学院郁南校区、南都学校建设步伐。促进特殊教育发展。
(五)完善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建设。加快县疫情防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县妇幼公共卫生建设、县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创文巩卫复审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效能,加快“五馆一中心”谋划建设,持续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推动文旅体设施建设。加快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岭南祖地磨刀山遗址等文旅项目推进,推进文物单位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重点推动磨刀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工作。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监管。认真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质量强县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统筹食品药品安全、菜篮子工程、消防、三防、应急管理、信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民禁毒工程、预防青少年犯罪、妇女儿童、青年、残疾人、双拥、平安郁南等各项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实现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镇、各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附表:郁南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预期目标.xls
郁南县人民政府
2021年4月29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