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汇聚党委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等各方力量,共谋广东高质量发展。郁南县各级人大代表围绕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郁南发展现状,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云浮市郁南县顺港高分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干成: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要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的产业新支柱。同时,强调要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水平。要优化区域产业发展布局,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拓展广东产业发展空间。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支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这次大会,让我深受鼓舞,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认真履行职责,立足岗位优势,更好发挥作用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省人大代表、郁南县人力资源事务中心职员陈炜文:
我深入学习了2025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结合郁南实际,建议:一要创新驱动强产业,厚植发展新优势。黄坤明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郁南实际,建议立足绿色能源等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同时,锚定“工业强县”,依托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推动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电池、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力争打造粤东西北绿色产业标杆。二要统筹城乡促融合,释放县域新动能。王伟中省长指出,“百千万工程”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郁南应继续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议深化“政银企村户”多元共建,培育家庭农场、美丽牧场等新型集体经济,壮大无核黄皮、竹产业等六大农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作为人大代表,我将积极履职,推动大会精神在基层落地见效。
市七届人大代表、郁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四级主任科员黄雯雯:
乙巳蛇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广东再度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先行一步的自觉,力争在高质量发展中步步领先。连续三年,广东“新春第一会”聚焦同一主题,既彰显高质量发展之于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彰显广东扎扎实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唯有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一步,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热议,共谋发展大计。我结合郁南县情以及自身岗位工作,浅谈以下三方面感想:一要抓产业发展。坚持“工业立县”,全力服务云浮“东融湾区、西接RCEP”发展策略,聚焦“六个百亿产业”以及船舶制造、低空经济等关键产业链,推动冲旺岭矿区等百亿级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厚培产业发展优势。二要抓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省创新链,加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培育建设研发机构,探索“科创飞地”。依托院士工作站、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等,抓好科技小院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三要抓品牌培育。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办好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活动, 扩大“绿养郁南”品牌影响力,壮大无核黄皮、肉桂等“六大特色农林产业”。春光为序启新程,策马扬鞭再奋蹄。我们将迎着春光再出发,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阔步前行,为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交出“小块头有大作为”的郁南新答卷!
郁南县人大代表、县文化图书和博物馆馆长朱晓桦:
作为一名郁南县的人大代表同时也是文化工作者,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让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从文化角度出发,我认为郁南高质量发展要打好“文化牌”。一方面,深入挖掘南江文化、无核黄皮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打造好南江文化艺术节、无核黄皮节等文化活动,提升郁南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强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的融合,以磨刀山遗址等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此外,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培养文化人才,为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以文化之力赋能郁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