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新模式,共筑职教新未来
——2025 年广东省示范带学活动(第一批)纪实
2025 年 4 月 25 日上午,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内学术氛围热烈,2025 年广东省中小学 “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 省级培养学员示范带学活动(第一批)在此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毛德叶主持,郁南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家斌、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陈永明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注入新动力。
一、专家实力雄厚,成就备受瞩目
林永辉,来自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是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广东省中小学 “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 中职名教师。他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成果出色,主持多项课题与精品课程建设,主编教材入选省规划目录 。
陈志富,任职于中山市建斌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教务处副主任。他是广东省机电专业指委会核心成员、教学能力比赛评审专家,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在教材编写、教学比赛获奖、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成绩突出。
二、讲座精彩纷呈,知识传递赋能
活动中,两位专家的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教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一场:林永辉:“两驱三融五步” 教学模式深度解析林永辉专家带来《两驱三融五步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并开展现场诊断。其讲座主要内容如下:
1.政策驱动与教学需求:林永辉指出,2016 年起中职学校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同时 “三教” 改革、课程思政、技能竞赛、信息化素养提升以及 “1+X” 证书制度等政策相继出台,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而学校在教学中面临学生技能与岗位脱节、实训条件不足、思政效果欠佳等问题,急需创新教学模式。
2.教学模式详解:“两驱三融五步” 教学模式中,“两驱” 指任务驱动和技能竞赛驱动,“三融” 是课程内容与 1+X 职业标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相融合,“五步” 包括任务驱动、知识导航、技能比拼、考核评价、巩固提升。通过赛教结合,以技能竞赛项目推动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企业岗位需求设计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
3.案例分析:以《叉车上架作业》和《制作入库单》为例,详细阐述教学实施过程。在《叉车上架作业》案例中:
(1)学情与目标:针对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分析其知识技能基础和认知实践能力,确定素质、知识、能力目标,如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2)教学重难点及方法:将叉车叉货和卸货作业步骤、上架操作规范作为重点难点,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希沃白板小游戏、微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3)教学环节与资源:涵盖课前预习、课中任务驱动、知识导航、技能比拼、考核评价、巩固提升以及课后学习等环节,运用 H5 闯关游戏、长风云课堂、UMU 互动学习平台等多种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制作入库单》案例同样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出发,明确教学目标,设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课中结合乡村振兴案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小组 PK 等方式巩固知识,还设置拓展任务提升学生能力。
4.现场诊断:讲座结束后,林永辉针对学校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现场诊断,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助力学校优化教学。
第二场:陈志富:教师教学能力备赛全攻略
陈志富专家带来《教师教学能力备赛》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多个关键方面:
1.比赛发展脉络:介绍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自 2018 年正式开展,前身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历经发展,比赛形式和要求不断变化,旨在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比赛资料准备要点: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设计上,要依据国家教学标准,结合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同时,详细讲解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资料的撰写规范和要点。
3.备赛关键策略:
(1)选题技巧:分析上一年比赛方案和近三年获奖作品,选择难易适度、注重能力训练、融入信息化手段、思政元素、时代热点以及 “岗课赛证” 融合的教学内容,突出新颖性和特色。
(2)教学实施要点:教学实施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育人目标,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方法,突破重难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数据。教学实施报告应包含教学整体设计、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内容,突出重点和特色。
(3)评分标准解读:深入解读比赛评分指标,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效果、教学反思等方面,让教师明确备赛方向。
(4)比赛反思与成长:分享比赛中的反思要点,鼓励教师通过比赛实现赛学相长,提升教学设计、政策理解等能力,以赛促教推动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讲座结束后,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毛德叶对两场讲座进行了总结,鼓励教师将专家传授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和备赛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