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官方微信二维码
移动版  | 
手机版二维码
无障碍   |  智慧政务   |    |  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云浮市郁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教育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融”乡土之韵“育”思政之花
——云浮市初中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郁南场次)暨乡土资源融入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圆满举行

  旨在深入贯彻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思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并积极探索乡土资源在思政教学中的创新融合,2025年5月16日,云浮市初中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交流(郁南场次)暨乡土资源融入教学专题活动,在郁南县实验中学盛大启幕。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广泛吸引全市思政课教师热情参与,共同致力于思政教学创新,探寻乡土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一、乡土文化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绽放教学智慧活动首日,三节聚焦“磨刀山文化”的特色课例精彩呈现,三位教师巧妙运用本土文化资源,成功搭建起思政教育与乡土资源的深度桥梁,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风采。

  (一)文化寻根:在历史脉络中厚植文化自信

  云浮市第一中学罗丹娜老师执教九年级上册《5.1延续文化血脉》,以“探究磨刀山的文化密码,点燃文化自信之火”为主题,通过“寻根—知中华文化魅力、铸魂—悟中华文化价值、延续—探文化自信路径”三环节递进式教学。课堂上,她灵活运用考古纪录片与史前工具图文史料等多媒体素材,引领学生穿梭百万年历史长河,使中华文化之深厚底蕴与广博精微得以生动展现,让文化自信之芽在情境探索中默默生根。

“融”乡土之韵“育”思政之花——云浮市初中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郁南场次)暨乡士资源融入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圆满举行1.png

  (二)生命哲思:在乡土场域中解码生命价值

  郁南县实验中学赖少梅老师以微项目学习模式重构七年级上册《认识生命》课程,依托“寻生命之色—思生命之义—增生命之光—讲磨刀山故事”的实践链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绘制“磨刀山生物多样性图谱”、撰写“古人类生存日记”等活动,在分析原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中,深刻领悟生命的独特性与关联性。这种将乡土遗址转化为生命教育现场的创新设计,让抽象的生命哲学落地为可触摸的实践体验。

“融”乡土之韵 “育”思政之花——云浮市初中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郁南场次)暨乡士资源融入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圆满举行3.png

  (三)文明传承:在古今对话中重构生命叙事

  罗定中学城东学校潘碧丽老师的七年级上册《认识生命》课例,以“探寻生命密码——云浮市磨刀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核心线索,精心构建“三重生命对话”议学框架,深入剖析从“最古老广东”至“最年轻云浮”的地域变迁中自然生命的绵延不息,从史前石器工艺的精湛到现代数字IP的创新转化中精神生命的薪火相传,以及从文化探源至文明发展脉络的梳理中文化自信的坚定确立,将生命教育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融”乡土之韵 “育”思政之花——云浮市初中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郁南场次)暨乡士资源融入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圆满举行5.png

  三节示范课均以磨刀山遗址为文化地标,巧妙地从文化传承、生命教育、文明发展三个维度切入,生动展现了“同题异构”的教学魅力,为乡土资源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二、专家领航:构建“三位一体”融合新生态

  在课例研讨环节,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伍燕坤作总结点评,他高度肯定了授课教师“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教学创新,同时提出未来思政教育的“三维融合”发展方向:一是资源整合维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系统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如郁南兰寨村的状元文化、连滩镇的民间艺术等,构建校本化思政资源库;二是教学创新维度。倡导“大思政课”理念,借助田野调查的深入探索与文化研学的丰富体验,巧妙地将乡土素材编织成沉浸式教学场景;至于育人目标,则聚焦于“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激励学生投身于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将深厚的文化认同转化为坚定的责任担当。

  他强调,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认同与文化归属感,让思政课堂成为连接个体生命体验与家国情怀的精神桥梁。

“融”乡土之韵 “育”思政之花——云浮市初中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郁南场次)暨乡士资源融入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圆满举行7.png

  三、未来展望:让乡土基因融入思政血脉

  本次活动为云浮市初中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优秀课例展示与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对乡土资源融入思政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思考。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持续推进,这场始于磨刀山的教学探索,将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让思政之花在乡土沃野中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郁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郁南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59405号    网站标识码:4453220003   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码:44532202000109